平罗党建网
>> 您当前的位置 >> 首页 -> 党建要闻

要“薪”也要“技” 头闸镇制种产业结出“双丰收”硕果

来源: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时间:2025-07-14

  7月8日清晨七点,平罗县头闸镇双渠村制种基地内,十几名农户正抢抓一天中授粉的黄金时段,俯身穿梭在翠绿的藤蔓间,小心翼翼地为杂交西瓜进行人工授粉。这项看似简单的农活实则藏着不少门道:必须挑选花瓣鲜黄、花药饱满的当天开放雄花作为父本,小心褪去花瓣露出雄蕊,轻轻蘸触雌花柱头,确保雌花柱头上沾满细密的花粉,随后将塑料环套在授过粉的花枝上做好标记。

  这套精准操作是保证杂交种子纯度的关键。除此之外,覆盖杂交西瓜区域的隔离网,有效阻隔了外界花粉干扰和害虫侵袭,也为产出高纯度、高质量的种子提供了坚实的“防护罩”。

  “今年我们首次引进杂交西瓜制种,由我们村‘两委’干部带头进行试种,引导村民通过务工进行全程参与,让他们切身感受制种带来的甜头。”双渠村党支部书记石生平坦言。年初计划引进杂交西瓜制种项目时并不顺利,原本计划的8亩多杂交西瓜全部由村民种植。然而,到了栽种季节时,部分村民却打起了退堂鼓。

  “技术要求高、前期投入大、价格能不能保证……”面对这一新鲜事物,村民们心里充满了顾虑。为打消农户顾虑,双渠村以党建引领,用创新破题,采用窄垄密植模式,将种植密度由计划的2400株大幅提升至每亩4500多株,为后期增产奠定基础。如今,瓜苗长势喜人,一周前完成人工授粉的西瓜已经生长到鸡蛋大小。

  “预计每亩能产种30公斤左右,如果价格能维持在每公斤800元,每亩地收入能达到2.4万元左右,远超传统作物收益。”石生平介绍道。

  更让石生平欣慰的是,近年来通过发展制种产业,不仅让村民通过就近务工获得收入外,制种技术也在当地扎下了根。

  “我们不仅要让土地多产金,更要让乡亲们长本领。”石生平介绍,基地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,凭借多年的杂交黄瓜制种经验,加上共同合作的宁夏绿春种业有限公司全程技术培训,村民已熟练掌握人工授粉、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。从播种到采收,务工农户人均月增收超3500元,实现制种产业的“技术红利”与“增收实效”双重收获。

  “既能挣工钱,又能学技术,这对于农民来说再好不过了。” 正在“配花”的双渠村村民徐月芳说。

  据了解,近年来,双渠村采用“党支部+公司+农户”生产模式,由党支部带头试种、企业技术赋能、农户全程参与,运用网室隔离、地膜覆盖、节水滴灌、病虫害绿色防治等管控机制,通过统一订单收购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田间管理、统一药剂除草的种植模式,打造制种核心区300亩,培育架豆、豇豆、番茄、冬瓜、辣椒、苋菜等45个制种品种,辐射本村蔬菜制种面积达1200亩。

  “这8亩多杂交西瓜可是村民们的大希望,如果今年试种成功,明年我们可能就要种到80亩。”石生平说,这种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收益,让农户们对杂交西瓜制种的推广充满期待,也为双渠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  种子是农业的“芯”片。近年来,头闸镇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,持续擦亮“制种之乡”产业名片,始终聚焦特色制种,引进西甜瓜、辣椒、架豆等45个瓜菜新品种制种,全镇瓜菜、粮食制种面积稳定在1.2万亩,累计注册种子商标28个,2024年制种产值突破9800万元,实现制种劳务收入600余万元,制种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。(记者:周丽华 桑娜)

平罗党建网

主办:中共平罗县委组织部      版权所有:中共平罗县委组织部      网站地图
备案号: 宁ICP备19000062号-1      宁公网安备 64022102000044号
地址:宁夏平罗县西区行政大楼     电话:0952-6095067     邮编:753400

background